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新闻资讯>>公司新闻>>《浙中新报》报道荣盛达公司
《浙中新报》报道荣盛达公司(人气:) 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7-02-15
字号: T|T

小而美的永康锡雕产品,正在拥抱市场。3月16日《浙中新报》在《浙中企业家、手艺人眼中的“工匠精神”是什么?》一文中,详细报道了本公司,现摘登如下:

小而美的永康锡雕产品正在拥抱市场。

“五金工匠走四方,府府县县不离康。”早在古时候,永康人就有了学手工艺外出谋生的习俗,如今永康五金更是享誉全球。

作为“五金之乡”、“百工之乡”,在“十三五”开局之年,永康擂响了建设浙中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战鼓。永康提出要以“工匠精神”引领制造业发展,认清优势,补齐短板,精准发力。对于“工匠精神”,不少永康企业家、手工艺人深有领会。

出生于1964年的盛一原,是一名永康锡雕艺人,他也是永康锡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盛一原说,永康传统的“小五金”,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五种金属,锡被排在最末位。不过,这个小产业,经过一代代手工艺人的传承,最近又开始绽放新的光芒。

“在永康,锡雕俗称‘打镴’或‘打锡’,这是一门独特的民间手工技艺,有着上千年的历史。《永康县志》记载,‘打锡’形成于五代,至宋代锡器已经在民间普及,锡雕也逐渐成为我们永康一门重要的手工技艺。”盛一原说,古时候,很多有钱人人家嫁人,都要打制一套锡器,包括蜡烛台、锡壶、锡罐等。

盛一原介绍,在民国时期,永康还有1100多名锡雕艺人,后来随着铝制产品、铜制产品的兴盛,价格较为昂贵的锡制产品就少了很多。这些年,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,锡制产品又开始流行起来。“在我们金华地区,现在不少人家办婚嫁喜事,都会定制一套锡器。”盛一原说。

1980年,盛一原初中毕业,便跟随舅舅游走各地,当起了一名锡匠。浙江、福建、江苏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。他说,很多锡雕技艺,只有永康人会做。他曾托人到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全国各地收集有关锡雕技艺的书籍,发现真正介绍锡雕技艺的书籍一本也没有,有的只是永康人的口口相传。

“永康锡匠老艺人走南闯北,践行的是真正的‘工匠精神’,对产品精益求精。现在我们永康还有六七十名这样的锡雕老艺人。”盛一原还在永康开办了一个锡雕博物馆,里边收藏了3000多件锡雕产品。

目前,永康有10家左右锡雕工厂,盛一原自己开办的荣盛达锡制品有限公司,有30多名工人。盛一原表示,他现在生产的产品,仍旧是手工技艺与机器加工相结合。因为不愿意过多放弃传统工艺,很多产品做一个需要花费一个工人两三天时间,一些大件产品甚至需要一个月才能做好。

不过,相比几十年的手艺,他们正在产品内容、款式设计等方面做出创新。“永康门业、锅业、电动工具,也都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。我正在研究传统锡雕技艺与现代美学结合的方式,不断探索创新,市场反响还不错。”盛一原认为,正是有众多永康艺人不怕辛苦、不断传承、不断践行“工匠精神”,才有了今天永康五金产业的繁盛。




关键字:

留言板